首    页
学院介绍
  • 学院简介
  • 现任领导
  • 教师风采
  • 岗位职责
  • 场馆建设
  • 实训基地
专业介绍
  • 本科专业
  • 专科专业
师资介绍 教学管理
  • 专业介绍
  • 规章制度
  • 课程介绍
民族传统体育
  • 高脚竞速
  • 板鞋竞速
  • 蹴球
  • 毽球
群体竞赛
  • 竞赛规章制度
  • 学校运动会
  • 运动训练
  • 体育社团
体育科研
  • 科研成果
  • 科研动态
文件下载 实习就业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党纪学习教育
体育科研
  • 科研成果
  • 科研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体育科研科研动态

第一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征文通知

2017-06-09 来源: 浏览次数:0

为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,加强中国运动医学与健康事业同国际的交流合作,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、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和成都体育学院联合举办的“第一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(2017·中国成都)”将于2017年10月在成都召开,论坛将邀请美国、德国、丹麦、澳大利亚、以色列等国家及中国大陆、台湾著名运动医学与健康专家做主题报告。欢迎从事运动医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
 

一、会议名称

第一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(2017·中国成都)

 

二、会议主题

运动医学与健康促进

 

三、主办单位 
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(CASM)
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(CAEPB) 

成都体育学院(CDSU)

 

四、承办单位  

成都体育学院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

 

五、会议地点 

中国四川  成都体育学院

 

六、会议时间 

2017年10月25-28日(10月25日报到,10月26日-27日正式会议,10月28日离会)

 

七、会议交流形式

大会主题报告、专题报告、墙报交流。

 

八、会议交流语言

中文、英文。

 

九、征文范围

运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机制;

常见疾病的运动干预;

中医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;

运动康复的基础及应用;

体质与运动机能测量与评价;

运动医务监督;

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;

新技术在运动医学与健康领域中应用;

运动医学与健康其他相关研究。

 

十、论文报送要求

(一)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,文责自负。摘要要求未公开发表过,无学术不端。

(二)会议接收中文或英文摘要稿件,格式(WORD)要求如下:

  论文题目:三号黑体,居中排。

  作者姓名:四号楷体,居中排,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。

  作者单位:按作者单位、城市名、邮编顺序排列,五号宋体,居中排。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,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。作者单位多于一个时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。

  摘要正文:600-1000字。文字力求准确、精练、通顺,按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四部分撰写。摘要正文不得有图表。摘要正文五号宋体通栏排;行间距为1.5倍。

关键词:在摘要下方需列出关键词3~5个。

(三)大会将评选优秀论文,并颁发获奖荣誉证书及奖品。拟申请优秀论文评选的作者,须同时提供论文全文。

(四)会议使用电子会议会务管理系统,投稿者需在网上进行注册后提交论文。

  1.点击成都体育学院网站(http//www.cdsu.edu.cn)首页,选择进入“第一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”专题页面,或直接点击大会网站(http:// iafsmh.cdsu.edu.cn)进入。按说明和注册要求填写个人注册信息,完成注册。

  2.请在网站对话框上准确填写作者信息、论文题目、论文摘要(无作者信息),并以附件形式上传WORD格式摘要(申请评奖者须上传全文)。

  3.系统于即日开通,2017年8月10日关闭。请务必在系统关闭之前完成投稿。

 

十一、会议费用

会议不接受现场提交注册费用,须提前通过会议网站在线支付,发票将在报道现场领取。

注册费收取:9月20日前注册,每人800元;9月21日-10月10日注册,每人1000元。学生为每人600元。参会者的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。

 

十二、注意事项

(一)会议编制《第一届国际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(2017·中国成都)论文集》时只对论文内容进行字体、字号和版式方面的编辑,不再进行文字加工,作者文责自负。本着节约和环保原则,本次大会只提供电子版的论文集。

(二)征文截止日期:2017年8月10日。论文录取结果及参会通知将于2017年8月下旬发出。

(三)未在规定时间进行注册,其论文将不被收录在论文集中。

(四)使用学生身份提交注册费的作者,报到时须提供学生证进行查验。

(五)其它未尽事宜,请关注论坛的第二轮(录用)通知。

 

十三、联系方式

联 系 人:孙君志,裴钰,王坤,宋红伟

联系电话:028-85095776

电子邮箱:ISMH2016@163.com

联系微信:ISMH2016

会议网站:http://iafsmh.cdsu.edu.cn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
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

成都体育学院

上一篇: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
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阁皂山大道998号 邮编:330108
电话:0791-87583636    邮箱: jyzx@ncgxy.com
         Powered by 体育学院